1972年,美国马里兰州的一名叫杰弗里·雷蒙(Jeffrey Lehman)的高中生幸运地获得了两张体育比赛门票,第一次和爸爸一起欣赏了中国乒乓球队出神入化的球技。这名高中生并未料到,小小银球如同草蛇灰线,埋下他和中国的缘分——若干年后再来上海,他以“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雷蒙”的身份为人所知。
昨天,“小球大爱”——纪念中美乒乓外交暨青少年乒乓交流活动在国际乒联博物馆举行。在启动仪式的舞台上,雷蒙说起的这个故事,成了历史的一个小小缩影。“小球大爱”——纪念中美乒乓外交暨青少年乒乓交流活动在国际乒联博物馆举行
1971年,一个小球成了中美两大国之间友谊的使者,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2024年,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肯恩大学校长拉蒙·雷波列特,鼓励中美青年相知相近。昨天,美国肯恩大学学生代表团的同学们和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体育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生代表以球会友,共叙友谊。
从小在地下室跟着爸爸一起学打乒乓球的雷蒙,和温州肯恩大学执行副校长安凯瑞(Cary Anderson)、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君廷(Justin O'Jack)一起,与同学们挥拍对战。他还带来了自己的球拍。“我想,我来到中国,或许有部分原因就是受到乒乓外交精神的影响,那就是跨越国界的可能性、结识新朋友、以新的方式发现自己。这些也是大学精神的一部分。”雷蒙说。“‘乒乓外交’是打破隔阂的全球关系催化剂”,安凯瑞说,作为国际教育合作的成果,温州肯恩大学将持续培养“尊重多样性的世界公民”,传承“乒乓外交”精神。
中美学生一起挥拍
国际乒联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馆长施之皓 ,乒乓球奥运冠军阎森分别搭档美国肯恩大学学生代表
在美国,相比篮球等热门体育项目,乒乓球比赛算“小众”项目,但并不妨碍很多年轻人有过挥拍的体验,“for fun(为了好玩)”是他们说得最多的词。“我家也是在地下室有个乒乓球桌,我和两个弟弟总是喜欢在那里打球。”肯恩大学心理学专业大三男生多米尼克·比拉尔多(Dominick Bilardo)想了一会说,从他的专业角度说,乒乓球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许对心理健康有好处。
肯恩大学心理学专业大三男生多米尼克·比拉尔多
建筑专业男生以赛亚·拉波尔德(Isaiah Laborde)平时会和同学们在校园球台上打上一阵,可以单打,也可以打双打配合,要了解规则并且能跟上小球来来回回的速度,对他来说是件很有挑战的事情,而且,很酷!
活动现场,中美双方学生代表互赠纪念品,完成跨越太平洋的友谊接力。美方学生向中方赠送印有美国肯恩大学标识的定制T恤,寓意“学术纽带共织未来”;中方学生回赠特制乒乓球拍、球衣及“小球大爱”纪念币,纪念币刻有七宝珐琅熊猫与背面旋转球轨,分别致敬 1971年乒乓破冰与1972年熊猫外交的两大外交里程碑。中方学生代表陈嘉晟感叹,“当我把球拍交到美国朋友手中,突然懂了周总理说的‘小球转动了地球’。这件T恤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时代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重任”。
中美学生互赠礼物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
1971年,国际乒联名誉会员、中国乒乓球队前领队姚振绪,曾作为球员代表,接待了美国选手访华。54年过去,往事历历在目。他记得穿着喇叭裤的科恩走在上海街头,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场景;也记得和科恩随机走进彭浦新村一户普通上海人家,餐桌上那碗红烧肉的香味;更记得科恩输了比赛,却真诚地致谢,“感谢你和我进行了一场认真的比赛!”
回忆往昔,姚振绪感慨万千
“中美乒乓球协会多次组团互访,队伍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当年参与者的面孔早已被新一代取代。而首次握手的我们,有的已经告别了这个世界。但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歇。乒乓外交真正的伟大,不在于一场比赛的胜负,而在于它开创了‘以人民友谊推动国家交流与和解’的先河——当两国人民的心贴得更近,国家之间的坚冰自然会融化。”说到这里,姚振绪有些动情。
“54年前,小小的乒乓球开启了中美友谊的大门。今天,我们不仅纪念那段历史,更应携手共创未来。”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说。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宿琳指出,从“上海公报”发表到愈来愈多美资企业来沪投资兴业,证明了中美合作是民心所向。她希望美国青年一代把在华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的美国朋友,做中美友好的使者,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
【相关链接】
本次“小球大爱”——纪念中美乒乓外交暨青少年乒乓交流活动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由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主办,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哥伦比亚大学校友会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黄浦分会联合承办,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体育大学分会与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博物馆支持。
财富牛-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股票配资官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